•         10月26~2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自然資源部指導,中國海洋學會和三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海洋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19海洋學術(國際)雙年會及海洋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簡稱:學術雙年會)在海南三亞隆重舉行。此次學術雙年會的主題為“科技創新助推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外專家學者和代表一千余人參加了學術雙年會。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與會人員合影
            在10月26日上午學術雙年會開幕式上,中國海洋學會理事長陳連增、三亞市人民政府市長阿東代表學術雙年會的主辦方致歡迎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張占海,海南省海洋局局長王利生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海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興偉主持了開幕式。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講話
            周守為代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對中國海洋學會40年的建設與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學術雙年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此次學術雙年會邀請到了多名國內外知名海洋專家學者,共同圍繞“科技創新助推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展開交流探討,這是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希望中國海洋學會繼續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以團結廣大海洋科技工作者奉獻我國科技事業和海洋事業為己任,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海洋科技工作者和涉海單位的紐帶橋梁作用,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海洋強國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張占海講話
            張占海代表自然資源部對中國海洋學會成立40周年和學術雙年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中國海洋學會成立40年以來,為我國海洋科技進步和建設海洋強國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在中國科協、自然資源部的領導和指導下,海洋學會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立足科技社團的建設要求,以服務廣大海洋科技工作者和自然資源事業發展為宗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彰顯了科技社團的獨特作用。今后,自然資源部將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海洋學會工作,為海洋學會的健康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

    海南省海洋局局長王利生講話
            王利生在致辭中祝賀中國海洋學會成立40周年和學術雙年會在海南三亞召開。他表示省委省政府對中國海洋學會召開的學術雙年會高度重視和關注,希望與會專家學者為海南海洋經濟發展以及海洋強省建設建言獻策,提供科技支撐。他還介紹了海南在實施海洋戰略規則、發展海洋經濟等方面的情況。

    中國海洋學會理事長陳連增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
            陳連增在歡迎辭中指出,中國海洋學會在黨和國家的重視關懷下,在中國科協、原國家海洋局、自然資源部的領導下,在廣大海洋科技工作者和涉海單位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40年來,中國海洋學會始終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加強組織建設和學科建設,堅持民主辦會原則,積極開展海洋學術交流、成果評價與獎勵、人才培養與推薦、優秀論文論著評選等工作,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扎實開展學術精品活動和科普特色活動,組織專家學者參與國家海洋政策法規及發展戰略制定,積極促進海洋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努力提升全民海洋意識,為建設海洋強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表示,在新時代建設海洋強國的偉大征程中,中國海洋學會要堅持以習近平建設海洋強國重要論述為遵循,以更扎實的工作和更加有為的姿態,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新的貢獻。

    三亞市市長阿東代表共同主辦方致歡迎詞
            阿東在歡迎辭中表示,三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并歡迎學術雙年會在海南三亞召開,并祝賀中國海洋學會成立40周年。作為學術雙年會的主辦方,三亞市政府將全力做好各項保障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他對參會的領導專家及代表為三亞提供學術盛宴、促成搭建前瞻科技成果展示平臺、引進企業對接洽談表示謝意。他強調,三亞是世界熱門旅游地,更是海洋科技和海洋經濟發展的沃土。目前,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已入駐多家知名涉??蒲性核?,發展臨港型深海海洋科技產業,打造國際一流的深??萍紕撔缕脚_。他希望以本次學術雙年會為契機,各位參會專家及代表能夠加強聯系,加強溝通,共享三亞發展的機遇,共同為三亞市海洋科技和海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海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蔣興偉院士主持開幕式及頒獎儀式

    2018年頒獎儀式由獎勵委員會副主任孫松宣讀獲獎決定
     
    5位院士頒發一等獎

    獎勵委員會及評審委員會部分成員頒獎
           在隆重的頒獎儀式環節,中國海洋和湖沼學會理事長孫松代表海洋科學技術獎共同設獎單位,宣讀了《關于獲得2018年海洋科學技術獎及2018年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的決定》。其中,“中國南海海綿資源庫構建與活性物質研究”、“蛟龍號深潛探測技術體系創建與科學應用”等39個項目獲2018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海洋遙感基礎及應用”等17種圖書獲2018年度海洋優秀科技圖書。周守為、蘇紀蘭、蔣興偉、戴民漢,以及巴西科學院Liu Hsu共5名院士為一等獎獲得者頒發獲獎證書;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委員會委員及評審專家代表丁磊、雷波、林明森、石綏祥、羅季燕為二等獎及海洋優秀科
    技圖書獲得者頒發獲獎證書。

    林明森秘書長主持學術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作報告
     
    水下技術協會主席Stephen Hall作報告

    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副院長金燦榮做報告

    巴西科學院、工程院院士Liu Hsu作報告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杜剛的代表林憲東秘書長作報告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海洋和大氣部首席科學家馮明作報告
    韓國海洋水產開發院極地研究中心主任金珉秀作報告
           學術雙年會開幕式后,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林明森主持了主會場學術報告會,先后有7名中外知名專家學者作主旨報告,分別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作了《海洋油氣產業科技創新助推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告;水下技術協會主席Stephen Hall作了《支撐海洋觀測與海洋安防的自主系統的新進展及藍色經濟發展》報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副院長金燦榮作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國的機遇》報告;巴西科學院、工程院院士Liu Hsu作了《水下及近海機器人技術在科學和工程領域的發展》報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杜剛的代表林憲東秘書長作了《海洋裝備技術發展現狀和展望》報告;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海洋和大氣部首席科學家馮明作了《ARGO數據探測南半球海洋快速變暖趨勢》的報告;韓國海洋水產開發院極地研究中心主任金珉秀作了《北極未來合作展望》的報告。

    專家、企業家與媒體面對面座談會

    海洋遙感新技術及應用研討會

    海底科學論壇

    創新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助力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推動海洋生物產業發展研討會

    赤潮防治與早期預警研究研討會

    海洋科普研討會
           10月26日下午至28日,繼續開辦了《院士專家、企業家與媒體面對面座談會》,圍繞自然資源部海洋工作重點關注方向的一些重大課題進行了廣泛交流與探討。學術雙年會有10個分論壇相繼舉行。各分論壇邀請了中外專家學者圍繞學術雙年會主題,就海岸帶規劃與管控治理、海洋生態減災、赤潮防治與早期預警、海洋經濟政策與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海洋生物產業發展等海洋熱點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其中,葡萄牙國家工程院院士、里斯本大學工程學院教授Carlos Guedes Soares作了《海上風能與波浪能開發的最新進展》報告,俄羅斯科學院科拉科學中心高級研究員娜塔莉婭﹒康斯坦丁諾夫娜﹒別利舍娃作了《中俄在斯匹茨卑爾根群島開展科學合作的潛力》報告。此外,與會專家學者還就冰上絲綢之路等相關問題進行了學術研討。

    2019國際海洋科學技術裝備設備展

    2019國際海洋科學技術裝備設備展
           學術雙年會同期還舉辦了“2019國際海洋科學技術裝備設備展”。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勞雷、云洲、海鷹、桑泰、亨通、中天和中科星圖等國內外海洋科研機構及企業紛紛亮相本屆展會,吸引了眾多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參觀、洽談合作業務。

    為主持報告專家頒發感謝狀

    中國海洋學會成立40周年展覽

    學術墻報專區走廊
            本次學術雙年會,還開設了學術墻報專區走廊、開設了中國海洋學會成立40周年展覽影視宣傳、開設了海洋科學技術獎歷年獲獎成果推薦信息展覽區、優秀學術報告及論文評選、為主持報告專家及參展企業頒發感謝狀、并組織專家到三亞灣科技城實地考察并測試裝備設備等活動。
            據了解,中國海洋學會成立于1979年,經過40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擁有1.6萬多名會員,300余個單位會員,46個分支機構,11個工作委員會和135個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成為我國海洋領域、乃至亞太區域具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學會。學術雙年會是中國海洋學會的重要學術交流活動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海洋科學技術獎由中國海洋學會、中國太平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評選,迄今已成功舉辦6屆。本次學術雙年會開設了直播留言,參與討論的觀眾留言持積極正面,建議中肯、為我國海洋科學取得的最新進展和最新成果表示自豪,為新時代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充滿信心,并且祝愿中國海洋學會越辦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