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學會概況
學會介紹
學會領導
組織機構
學會章程
分支機構
榮譽證書
學會歷史沿革
學會40年風彩錄
組織建設
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理事會
黨委
監事會
常務理事會
學會秘書處
學會秘書處黨支部
學會新聞
總會新聞
學會動態
分支機構新聞
其他新聞
政策法規
國家政策
民政部相關文件
中國科協相關文件
自然資源部相關文件
學會相關文件
科學普及
海洋科普工作委員會
海洋科普專家團隊
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海洋科普志愿者隊伍
海洋科普歷年榮譽
海洋科普特色活動
海洋科普資料庫
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工作委員會
院士專家團隊
精品學術論壇
品牌學術活動
專業學術活動
共同主辦學術活動
參與承辦學術活動
參與協辦學術活動
學會刊物
期刊工作委員會
學術期刊編委會
主辦及共同主辦學術期刊
主辦及共同主辦科普刊物
海洋優秀科技圖書
海洋論文集
海洋刊物資料庫
科技獎勵
獎勵委員會
評審委員會
獎勵辦法
評審范圍及標準
評審專家庫
項目申報系統
項目評審系統
歷年獲獎情況
獲獎項目資料庫
公告信息
會員服務
組織工作委員會
會員管理辦法
分支機構管理辦法
中國海洋學會會費標準
中國海洋學會會費管理辦法
單位會員入會須知
個人會員入會須知
會費繳納程序
會員信息查閱管理系統
黨建強會
學會黨委會
監事會
秘書處黨支部會議
分支機構黨組織會議
黨組織特色活動
黨員信息庫
團體標準
團體標準委員會
團體標準管理辦法
團體標準申報
團體標準評審工作會議
團體標準公示
團體標準信息資料庫
人才舉薦
青年工作委員會
女科學家工作委員會
人才舉薦相關辦法及規定
人才舉薦專家團隊
兩院院士推薦
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創先爭優
青年人才信息庫
科技成果評估
中國海洋學會科技成果評價
中國海洋學會科技成果鑒定
科技成果評價鑒定資料庫
決策咨詢
老科學家工作委員會
科技工作者建議
為國家提供咨詢服務
為行業部門提供咨詢服務
為地方政府提供咨詢服務
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
為單位會員提供咨詢服務
國際及地區合作
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
國際合作機構
地區合作機構
國際特色活動
地區特色活動
成果推廣轉化與展示
科技開發產業化工作委員會
研學工作委員會
年度科技成果推廣活動
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科技成果展覽展示
首頁
>
科學普及
>
視頻庫
>
正文
11月20日,第九屆海洋強國戰略論壇暨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在廣西北海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海洋學會、中國太平洋學會聯合主辦,主題為“新時代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策略、措施與實踐”。
20日上午的論壇開幕式上,6位海洋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就涉及我國海洋事業發展的政治、經濟、科技等話題作了報告。
專家簡介
李家彪
,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長。國際標準化組織海洋技術專業委員會(ISO TC8-SC13 Marine Technology)主席,國際大陸邊緣科學組織(InterMAGINS)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科學評估工作組(SEP)專家、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邊緣海兩期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大陸架劃界和中國大洋中脊調查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3項,一等獎7項,主持完成《海洋調查規范》系列國家標準(共11部分)。
采訪摘編
記者:邊緣海地質研究對我國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有何意義?
李家彪:
邊緣海地質研究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都是一個熱點研究領域。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海洋經濟的興起,海洋研究增多,邊緣海的重要性逐漸得到認識。邊緣海作為我國海域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地緣、范圍和權利界定方面有其獨特性。特別是在經濟資源、軍事安全、主權及政治等方面有重要戰略意義。
記者:簡單介紹一下我國的大洋中脊調查研究工作。我國向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遞交全球第一份硫化物礦區申請以后,相關科研工作的進展情況。
李家彪:
中國是2005年進入大洋中脊硫化物礦區研究領域。其背景是正好是鄭和下西洋300周年。那時候,我們的科學家開始思考,在海洋的什么領域,我們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大家把眼光放在了離大陸最遠的區域,即大洋中脊。在這個區域,全球的調查都很少。通過深入研究,在這個區域發現了人類大量未知的資源和生態環境現象,比如人類不熟知的,不靠光合作用生長的生態系統。硫化物就是在這個區域發現的典型資源。從那時候開始,中國第一次開辟了洋中脊的硫化物研究工作。中國科研人員持續每年在世界洋區開展研究工作,最后把目光聚焦到了西南印度洋海域。此前,其它國家并不看好這片海域。但我國科研人員經過研究,認為這片海域比較特殊,很有可能形成沉礦。同時,我們又進行了大量海底管理規則的研究,包括在規則的修改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規則通過的第二天,我們就在全球率先提交了第一份硫化物礦區申請,目前進入到了投資開發階段。也表明我國的硫化物研究工作從并跑,進入領跑階段。
記者:中國大陸架劃界技術理論體系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上發揮了哪些作用?
李家彪:
大陸架劃界和其他海洋領域劃界有所不同。有的劃界是通過談判,有的是通過等分的原則來完成。如有重疊,則通過均分的原則。這些工作,大多數是測繪領域的工作。大陸架劃界是在200海里以外公海區域,劃定一部分區域歸相關國家管轄?!堵摵蠂Q蠓üs》規定,必須通過科學證據來提交議案,給專門的委員會審議。
我國從2000年啟動大陸架劃界專項工作。我國在大陸架劃界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提交的議案也得到了聯合國相關委員會與會評審專家的肯定。
目前,我們這項工作又有了新的進展。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存在大量的大陸架劃界問題。他們積極邀請我國專家對其進行劃界的支持和合作工作。這也是我國對不發達國家進行援助的比較有特色的一部分工作。
記者:為何要建立海洋調查的技術標準體系?它在海洋各領域的應用如何?
李家彪:
標準化是所有科學活動的規范。如果在海洋研究中采集的數據是不可重復和不可對比的,這種數據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海洋調查不可能靠一部分人來完成。技術標準就是為了規范所有技術產品產出的。在標準化領域,我國的海域調查工作非常龐大繁雜,如權益維護、災害防治、資源調查等工作等,標準化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只有規范標準,如大陸架劃界等工作,相關的材料才能為聯合國相關機構所接受采用。
(楊子健 隋毅)
?
公告信息
更多
關于中國海洋學會第九屆...
關于開展推薦2023年度中...
中國海洋學會關于《互花...
中國海洋學會關于《海岸...
關于開展推薦2023年度中...
入會須知
在線投稿
友情鏈接
--政府門戶網站鏈接--
自然資源部
國家發改委
外交部
農業部
交通運輸部
教育部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其他海洋單位網站--
中國海洋
中國海洋工程網
中國海監
中國海洋報
中國海軍
?